石門肥腸怎么制作呢?石門肥腸需要哪些材料呢?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想知道,一起和常德寶小編看看石門肥腸的制作方法吧!
石門肥腸的制作方法
石門肥腸是對湘西北的一道新近興起的名菜,來源與北方的溜肥腸,結合當地土家人的做法而產生。目前石門肥腸在整個湖南省內乃至全國都有了一定名氣,成了一道極具特色的湘菜。
石門肥腸的做法
在人們的印象中,肥腸就是和臭味兒聯系在一起的,甚至很多人不吃肥腸。也確實有很多地方用肥腸做的菜,無論是吃前還是吃后,都有一股臭味兒,吃這樣的菜,就不像是在享受,而像是在受罪了。
但“石門肥腸煲”卻一點都不臭,其中的關鍵就在于清洗,這里面又有著不少的訣竅。腸子是腥穢之物,買回來后,要將腸子內的殘渣全部擠干凈,然后再將腸子剪開,用清水清洗幾遍。
接下來是最為關鍵的一步,那就是要用面粉將腸子反復揉搓,并用溫水沖洗。在這里,面粉的作用很奇妙,在揉搓腸子的過程中,它不但能去除腸子上的殘渣,還能讓腸子洗得更干凈,且能保證腸子的完整。
腸子沖洗干凈后,還要用精鹽、黃醋、黃酒等再揉搓幾遍,直到腥臭味完全去除后再放入沸水中氽一下,撈上來后切成一寸見方的片狀,瀝干備用,到這時,這整套清洗工序才算真正大功告成。
要想肥腸好吃,除了清洗到位外,配料的選用也十分講究,必須要有腸頭肉和豬頭肉。腸頭肉是豬肛門及肛門周圍的肉,這里的肉肥中帶瘦,鮮嫩可口;豬頭肉并不是全部選用,將豬頭連骨頭一起煮熟后,只留用骨頭間的碎肉,這種肉是軟骨、肥肉、瘦肉的混合,爽脆幼滑。
準備工作做好后,就是制作了,先將鍋燒熱后,放入熟豬油并燒到六成熱,將備用的肥腸段、腸頭肉和豬頭肉倒入爆炒幾下,接著加入蔥結、姜片、黃酒、醬油、精鹽、花椒等調料繼續翻炒,直到肥肉中的油大部分已被煸出時,再加入雜骨湯熬煮,湯沸后,將火關小煨煮,煨到酥軟后就可以用缽子裝上出鍋了。
在上桌時,缽內先以土豆片、萵筍片、薯粉等打底,然后再將肥腸盛入。
上一篇: 渣辣椒的做法
下一篇: 曾經的朝廷貢品——安鄉宮廷魚糕